没宿舍!一大批研究生,“流浪”校外
(没宿舍!一大批研究生,“流浪”校外)
上岸后,带着梦想去“流浪”。
近日,一条“某高校2000研究生将入住中学”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8月21日,该校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相关公告,因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学校将安排2000余名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住某中学一年。但有网友爆料称,该中学目前仍在建设中。
8月24日,校方对此事积极做出回应,表示2022级研究生的宿舍不安排在该中学,学校将力争在校区内及学校周边安排研究生新生的住宿。
网友喜大普奔,终于有宿舍住了!
然而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前几日,微博上有媒体爆料某高校至少二百名全日制硕博新生因为没有“抢”到宿舍,入学后需校外自费租房。对此,学校一方表示已启动专题研究解决方案,切实保障学生学习生活需求。
图片来源:大河报
“僧多粥少”或成常态,每年一到开学季,就有大批新生需要接受考研“上岸”,却要“流浪”校外的命运。
“入住门槛”有多高?
近几年,考研人群持续扩张,高校宿舍资源供不应求,随着住宿空间趋于饱和,无法完全承担研究生住宿需求的大学,为数不少。部分高校在2022级招生简章中就官宣不再为全部类型研究生提供宿舍。
从专硕、非全日制再到全日制研究生,在今年高校宿舍的话题讨论中,还出现了不少“落选”博士生的身影。高校的“入住门槛”似乎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借助各种方式“断臂求生”。
基本操作,是“打标签”。
首当其冲是“专硕”“非全日制”。多所高校明文规定,不再给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也有高校是通过缩短住宿时间,缓解住宿压力,比如某高校从只为专硕提供一年住宿,其余由各院系和实习实践单位协调解决。
还有的高校只能“忍痛割爱”,把更多资源留给了外地生源。在该校招生简章中提到,2022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的本地生源,学校不安排住宿。
图片来源:某高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常见招数,是“抢宿舍”。
开学前数千人线上抢宿舍这一幕,已经在高校间传开了。多所高校已经实行住宿申请制,通过拼网速、拼手速来筛选“候选人”,如果“落选”则暂时无法安排宿舍,学生只能在校外自费租房,也有学校通过发放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来弥补这些学生。
小众方法,是“搬救兵”。
校内住不下,校外来分担。比如,某高校是根据学科专业分布和培养需求安排在不同校区或校外住宿;另一高校则是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围城内外”有多挤?
乌泱泱的人才大军,涌入高校。
不难发现,这些校舍资源紧张的高校大多集中在寸金寸土的北上广深及新一线的城市。这些城市所能够带来的教育资源、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成为影响很多人择校择专业的重要因素。内卷时代下,提升学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考研热一路升温。
近十年来,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呈直线式不断攀升,研究生报名热度持续高涨,报考人数屡创新高。2022年,457万考生刷新考研历史纪录,这个数字比2021年增加了80万,增长率超过了20%。
2020年博士招生人数达11.60万人,2021年突破12万人,2022年突破13万人,2022年9月份之后我国在读博士或将达到56万-57万之间。
一头疯狂涌入,另一头加紧扩建。
生源膨胀下,高校校区土地面积、建筑面积也呈现严重不足的态势。自2021年以来,教育部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纷纷着眼省内就地布局新校区来加大生源承载能力。
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交大1000亩新基地,等你来设计!》,其中明确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示范校区落户崇明,整体占地面积约1000亩,建成之后将容纳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人。
2020年9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启动建设,占地面积约2000亩,涵盖本硕博各类层次的办学规模1.2万人,东区2023年9月首批师生入住,西区2025年建成投用。
图片来源:苏州高新区发布
但新校区的建设投资金额大、涉及部门多、项目程序杂、整体工期长,校区扩建往往很难跟上硕博扩招的速度。所以,一些高校采用了最直接的做法,盖宿舍。
2021年,武汉大学新宿舍楼完工,武大信息学部17、18舍迎来1821名新生和1800余名校外公寓回迁学生入住;2021年,武汉大学医学部拟将原医学部3所宿舍拆除,在该区域新建1栋宿舍楼,舍建成后将新增2700个床位,供应医学部学生住宿需求,预期2年内建成。
2021年,同济大学建造的研究生新公寓完成封顶,从主体结构施工至封顶仅历时184天,待项目建成后,将满足2000余名研究生新生的住宿需求。
图片来源:中建一局华北公司
然而,在新建宿舍楼项目这件事情上,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可是大难题。一般来讲,高校自己要单独建校区,很多时候不仅需要自己找地方、筹经费,还需要自行出面请目标城市协调资源。
一份对某高校新建宿舍楼项目的报告批复中写道:学校自筹解决。动辄上千万的造价,又难住了多少高校。
图片来源:某高校新建宿舍楼项目的报告批复
一边是“流浪校外”的学生,扑面而来的住宿压力,大幅上涨的读研成本,如何计算考研的性价比或将成为考研人新增的一道难题;另一边是“措手不及”的高校,不仅需要合适的“缓兵之计”,更要尽快找到“万全之策”。
或许短期内“僧多粥少”的格局依旧,但仍期待着,上岸成功,住宿自由。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获资助人数最多
- 没有房子能落户上海吗?没房照样能入户,有房没房的都要看!
- 2019年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生进沪就业通知发布,落户标准分72分
- “集体户口”如何在上海买房?
- WHO发出新冠变异扩散预警 上海有条件放宽应届硕士落户门槛
- 2022年如何快速落户上海 临港政策让你早知道
- 考研党如何择校,毕业就能落户上海?
- 哪些人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一图了解
- 「上班族注意啦」积分、居转户,哪个职称最容易考?答案来啦!
- 官宣!上海应届研究生,五大新城和自贸区就业,直接落户
热门文章
- 上海交通大学李晓菲课题组博士后招聘(长期有效)
- 上海职称落户:上海职称评审要求及注意事项
- 2020年上海居住证积分达标方案详解,非沪籍子女上学就靠它了
- 上海楼市现“抢房潮”:博士4次摇号失败,一楼盘收60亿认筹金
- 外地人嫁到上海符合条件可以直接落户,不一定非要等十年
- 上海中医药大学21年博士招简尚未发布,分析一下20年博士招简
- 四十岁上海女博士征婚11条标准被冲上热搜
- 「今日小爱说」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排雷”分享
- “不见面”审批举措一年升级4次,这或许是上海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全国第一的理由
-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对公司有什么要求?
最新文章
- 2022年深圳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 深圳市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和深圳市研究生创业补贴政策
- 非深户退休金比深户少吗
- 非深户销户提取公积金 有哪些流程和手续?
- 非深户社保如何转深户社保?
- 南宁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贷
- 最高63.6%,最低4%,城乡医保不同区域报销比例相差大
- 深圳该如何补交社保?
- 社保跨省迁移待遇有何影响?这些典型问题回应来了
- 一般公司买社保几档(公司买的社保一般是几档)
推荐资讯
- 毕业生深圳市落户政策2022
- 入了深圳户口还能迁出来吗(2022深圳户口迁入条件)
- 2017深圳买车需要什么条件 深圳买车摇号条件需要社保吗
- 5个来自应届毕业生深圳入户要多久应对的点子!
- 2020深圳调户口体检项目人才引进入户秒批
- 假如我现在应届毕业生迁户口到深圳,但是过了几年或者一段时间之后,我能随时迁出来挂靠到朋友那里吗
- 关于本科生深圳落户政策2020的信息
- 深圳居住证申请材料
- 深圳户口社保一档缴多少钱
- 原创某城市取消“人才补贴”,抢人大战落下帷幕,人才引进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