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多数不愿意去上海工作?真实的原因很扎心
(为啥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多数不愿意去上海工作?真实的原因很扎心)
北上广深,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可谓汇聚了四方英才。然而顶级大学里的学霸们,却有自己的选择。
近几年国内各地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不惜动用各种力量来引进人才。特别是对于名校毕业生,更是青睐已久。上海作为先进的一线城市,不仅汇聚华东五校的精英,甚至也向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
我们都知道虽然每年涌向上海地区应聘求职的人员不在少数,可是真正能在上海地区落户的却屈指可数。上海地区为了吸引北大清华的学子,甚至不惜用落户政策作为奖励。
虽然条件极具“诱惑力”,但是通过大数据调查显示,实际上每年北大清华的毕业生真正能去上海工作的人数并不多。其中40%以上的清北毕业生都会选择留在北京发展,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选择去上海就业发展的就更少了。
正常来说,清北毕业生留在北京当地就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要离京发展首选也应该是上海。实际上选择去广东发展的清北高材生数量,也要远远高于上海地区。广东地区无论是从发展形势、经济地位,还是地理环境都应该不如上海地区,结果毕业生们宁可去广东也不去上海,难道是因为上海工作生活压力大吗?
高考生通常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考虑大学所在的城市。本来是择一校,但是实际上也是在择一城。因为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不会离开那个城市了,而选择原地就业。除非是学校所在地比较偏远不利于发展,才会选择更好的地方。
很多人都把自己大学所在的城市成为“第二故乡”,因为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四年将在这座城市度过,你会熟悉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熟悉这里的人文习俗。如果不是有更好的发展,很多人就会将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延续下去。
特别是在北京上大学的清北毕业生们,他们认识的老师同学都在北京,而且北京的各类资源和求职环境也是其他一般城市无法比拟的。不少企业的总部都开设在北京,所以就业环境要比外地分公司好很多。
而毕业后要到新城市工作,本来刚刚走出校园就有些胆怯,再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更加不利于施展抱负。特别是竞争压力巨大、房价超高寸土寸金的上海,肯定不少清北学霸内心会感到抗拒。如果在两个城市工作的发展和待遇相差无几的话,为什么不能选择一个更熟悉的环境,而去选那个陌生的压力大的城市呢?
除此之外,上海地区虽然对清北高材生求贤若渴,可是江浙沪地区不仅有“包邮”,还坐拥“华东五校”,像复旦、浙大、交大、南大、中科大这5所学校,都是C9联盟成员,在上海地区的口碑不输清北名校。
虽然清北名校走遍世界都认可,但是相对来说在上海地区,并没有更多的优势可言。所以清北大学的学生在上海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人是社会的产物,很多工作开展都需要人脉的扶持,清北大学的学生若在北京工作,有亲友或同学老师的协助,如果到了上海就要单打独斗了,而且刚到陌生环境的孤独感,都是很多同学都比较恐惧的事情。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并非到大城市打拼就一定是正确的选择。
大学生毕业到大城市打拼,在很长一段时间看来,都是一件非常励志的事情。到大城市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是由于来这里打拼的年轻人太多太多,导致并非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建功立业,大部分“北漂”“上漂”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
虽然大城市的薪资待遇比小城市要高出许多,但是生活开销也相差许多。像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寸土寸金,即使租一个仅能放下一张床的隔间,每个月都要1000元左右。而同样的价钱在小城市,甚至能在繁华地段租间小公寓。除了房租,还有伙食费、交通费,除去必要的开销,不少年轻人每个月都是月光族。
即便是名校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经验比较少,即使在一线城市工资也要从四五千元做起。在生活上可谓是捉襟见肘,甚至还要家里父母补贴度日。而对于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更是想都不敢想。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只能用憧憬未来鼓励自己。
反而那些在小城市的大学生,虽然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但是也可选择国企或公务员,工资虽然不高,也落得清闲。找一良人结婚生子,三餐四季,生活也不失美好。
不少大学生在考大学时候的雄心壮志,在工作中逐渐被消磨殆尽,留下的多数都是生存问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哪里都会有压力,就看学生如何选择。要是想趁年轻打拼一番就去大城市努力,而想安居乐业便可到小城市。
因此,高考在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仅要择校,还要择城。或许你报考的城市,将成为你未来的第二故乡。
今日话题:找工作时,你想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全国首个政校合作联合培养的劳动关系领域博士后出站
- 不再“打分”上海试点应届研究生毕业生落户新政策
- 2021年上海哪些高级职称可以申报人才引进?
- 沪上高校今年博士后扩容,部分高校扩40%,并打通教职通道储备优质人才
- 上海82年女博士相亲标准曝光,直接惊掉众人下巴
- 「解读」高新技术人才2年落户上海!建议收藏
- 2021年上海居住证积分申办条件 加分细则 申办材料 申办流程
- 上海一职业院校招聘老师,出现硕士事业编制,博士老师合同制
- 新规!生活补贴10万元、安家费20万元……博士后来洛工作落户享新政
- 72分直接落户!2018非上海生源应届生进沪就业通知发布
热门文章
- 上海交通大学李晓菲课题组博士后招聘(长期有效)
- 上海职称落户:上海职称评审要求及注意事项
- 2020年上海居住证积分达标方案详解,非沪籍子女上学就靠它了
- 上海楼市现“抢房潮”:博士4次摇号失败,一楼盘收60亿认筹金
- 外地人嫁到上海符合条件可以直接落户,不一定非要等十年
- 上海中医药大学21年博士招简尚未发布,分析一下20年博士招简
- 四十岁上海女博士征婚11条标准被冲上热搜
- 「今日小爱说」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排雷”分享
- “不见面”审批举措一年升级4次,这或许是上海引进外国人才数量全国第一的理由
-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对公司有什么要求?
最新文章
- 2022年深圳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 深圳市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和深圳市研究生创业补贴政策
- 非深户退休金比深户少吗
- 非深户销户提取公积金 有哪些流程和手续?
- 非深户社保如何转深户社保?
- 南宁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贷
- 最高63.6%,最低4%,城乡医保不同区域报销比例相差大
- 深圳该如何补交社保?
- 社保跨省迁移待遇有何影响?这些典型问题回应来了
- 一般公司买社保几档(公司买的社保一般是几档)
推荐资讯
- 深圳引进人才新政 放宽应届生落户条件
- 深圳积分入户流程 亲身经历分享 希望对你有用
- 2020年深圳学位申请不受影响!社保断交、延期等将制定特殊政策!网上报名时间…
- 深圳宝安本科入户政策
- 2020深圳市技能人才引进紧缺职业目录
- 2017年深圳积分入户测评分值和入深户主要条件
- 入深户又出新指标,一万个名额正向你招手!
- 深圳入户2022新政策已公布,深户在职人才引进落户
- 深圳市居住证综合信息网网址是什么?深圳居住证办理条件及流程
- 深圳大厂毕业社保交不了?看这里!手把手教你交深圳社保